萎缩性瘢痕治疗新选择:微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

2017-10-31 14:02 来源:丁香园 作者:Dr.liao
字体大小
- | +

创伤修复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皮肤的浅表伤口,仅累及表皮层,可通过上皮再生修复而愈合;另一种为深达真皮、皮下组织的损伤,由于皮肤附属器 (毛囊、汗腺及皮脂腺) 遭到破坏,不能完全再生而出现瘢痕修复。

瘢痕按照形态学可分为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以及萎缩性瘢痕。临床上,瘢痕体质患者在创伤或炎症后往往更易形成增生性瘢痕甚至瘢痕疙瘩。而相对于瘢痕体质者,非瘢痕体质者中萎缩性瘢痕更为常见。

萎缩性瘢痕

萎缩性瘢痕表现为皮肤的凹陷,常由炎症性痤疮、水痘、皮肤感染(尤其是葡萄球菌感染)、手术、外伤所致。目前临床上治疗萎缩性瘢痕的常用手段包括:化学剥脱、皮下分离术、皮肤磨削术、填充、剥脱式激光、非剥脱式激光等。

近年来,皮肤微针以及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技术在皮肤面部年轻化治疗上逐渐兴起。皮肤微针所造成的皮肤轻微创伤,可有效刺激真皮层胶原再生,同时微针可打开皮肤通道,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而 PRP 中高浓度的自体血小板,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因此,从理论上分析,二者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作用机理与目前瘢痕的治疗机理是相近的。

为了评估皮肤微针及自体 PRP 注射技术在萎缩性瘢痕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来自埃及坦塔大学医学院的 Ibrahim 博士等人,对 90 例萎缩性瘢痕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刊文于近期的 J COSMET DERMATO 上。

研究概述

受试者为 90 名不同原因所致的萎缩性瘢痕患者,平均病史为 10.64 年,所有患者近 6 个月来均未接受过瘢痕治疗。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分入 3 个治疗组中,具体分组如下:

微针治疗组(28 例):其中 18 例为痤疮后瘢痕,10 例为创伤后瘢痕;自体 PRP 注射治疗组(34 例):其中 18 例为痤疮后瘢痕,10 例为创伤后瘢痕,6 例为水痘后瘢痕;联合交替治疗组(28 例):其中 18 例为痤疮后瘢痕,10 例为创伤后瘢痕。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微针治疗:皮肤消毒后外敷皮肤表面麻醉剂 30 min,采用自动化微针设备(dermapen 3)进行治疗,微针可调长度为 0.25~2.5 mm,治疗间隔 4 周。

自体 PRP 注射治疗:采自体静脉血 10~20 mL,通过离心分离出富含血小板的血浆,经氯化钙处理后制成 1~2 mL 活化 PRP。在萎缩性瘢痕处行 PRP 真皮内注射,注射量为 0.1 mL/点,进针点间隔 1 cm。为了避免血浆凝固,注射时间应小于 10 min。治疗间隔 2 周。

联合交替疗法:微针治疗及自体 PRP 注射治疗交替进行,治疗间隔为 2 周。

每位受试者以自身可接受的最大治疗次数为上限,最高治疗次数为 6 次。

研究结果:

对比每位患者治疗前后照片,可按瘢痕改善率将治疗效果分为 5 级:缺乏疗效(改善率 0)、轻微改善(改善率 1%~25%)、中度改善(改善率 26%~50%)、明显改善(改善率 51%~75%)、显著改善(改善率 76%~100%)。

结果显示,微针治疗组中,轻微改善者占 14.3%,中度改善者占 71.4%,明显改善者占 14.3%;

自体 PRP 注射组中,轻微改善者占 23.5%,中度改善者占 41.1%,明显改善者占 17.7%,显著改善者占 17.7%;

联合交替治疗组中,中度改善者占 7.1%,明显改善者占 64.3%,显著改善者占 28.6%。

以上三组的平均改善分数分别为 39.71、 48.82 和 70.43。

患者治疗前后效果见图 1~3:

图片22.jpg
图 1 滚动型痤疮瘢痕治疗前后对比(A)治疗前;(B)微针治疗 6 次后,明显改善

图片23.jpg
图 2 水痘后瘢痕治疗前后对比(A)治疗前;(B)自体 PRP 注射治疗 6 次后,显著改善

图片24.jpg
图 3 创伤后瘢痕治疗前后对比(A)治疗前;(B)微针与自体 PRP 注射交替治疗 6 次后,显著改善

在安全性方面,部分受试者术后可发生暂时性红斑,持续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治疗的疼痛度对比,微针治疗>交替治疗>自体 PRP 注射治疗。

此外,该项试验的统计研究表明,微针的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瘢痕病史呈显著负相关;自体 PRP 注射及联合交替疗法对水痘及创伤后瘢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痤疮瘢痕。自体 PRP 注射法在治疗不同类型的痤疮瘢痕时,冰锥型及厢型瘢痕的治疗效果优于滚动型瘢痕。

综上所述,微针治疗与自体 PRP 注射疗法对萎缩性瘢痕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联合交替应用的疗效优于单一疗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新手段。但由于上述两种方法在治疗萎缩性瘢痕中较少被报道,更多的临床试验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费杨虹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