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丽教授:皮肤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经验

2015-11-19 10:48 来源:丁香园 作者:tjiaoq
字体大小
- | +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联合应用光敏剂(如盐酸氨基酮戊酸 ALA)及相应光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性破坏肿瘤组织的全新治疗技术。刚刚过去的第 11 届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上,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王秀丽教授分享了光动力学治疗皮肤肿瘤的经验。

简介

目前研究显示,PDT 能有效用于癌前病变及皮肤肿瘤,如光化性角化病、鲍温病、浅表基底细胞癌及早期皮肤鳞状细胞癌。在欧美国家已被纳入鳞状细胞癌的最新诊疗指南,但限于光敏剂吸收及光源照射深度的有限,不推荐用于侵袭性基底细胞癌及侵袭性鳞状细胞癌的治疗。

光化性角化病(AK

王教授课题组中,曾报道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成功治疗 AK 15 例,经过 6~38 月的随访,复发率为 13.33%,无瘢痕形成及其他不良反应。并有成功案例显示,PDT 可用于眼睑等特殊部位 AK 的治疗,同时实践表明 ALA-PDT 对角化过度型及肥厚型 AK 皮损效果不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王教授首创梅花针叩刺联合 ALA-PDT,这可增强 AK 治疗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其基本方法是梅花针叩刺皮损后立即应用 ALA,经数小时吸收后再照光。王教授总结了此项治疗的特点:成本少,操作简单,患者可耐受叩刺的疼痛,并能减少 PDT 治疗次数、增强疗效。曾有国外专家解读了美国 AK 治疗指南,提出 PDT 与其他有创性方法及外用药物联合有提高 AK 疗效的可能,这一观点侧面提示联用梅花针的益处。

鲍温病(BD

研究指出,PDT 适用于皮损面积较大、多发性皮损手术治疗受到限制或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 BD 病例,可重复治疗,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梅花针叩刺联合 ALA-PDT 同样可增强 BD 的治疗效果,在其中一例 BD 患者中,仅 3 次治疗即达到完全缓解。

鳞状细胞癌(SCC

SCC 具有浸润性及转移性,ALA-PDT 对早期 SCC 具有一定疗效,晚期鳞癌疗效差,手术治疗仍为首选。

国内首例 ALA-PDT 治疗 SCC 病例由王教授课题组报道,皮损发生于面部,两次术后均复发,患者在 1996 年经 3 ALA-PDT 治疗后痊愈,长期随访无复发。

王教授曾成功应用梅花针联合 ALA-PDT 姑息性治疗了数例侵袭性鳞癌患者,效果显著,其中一位 98 岁患者的皮损发生于耳前,呈菜花状增生,直径约 4 cm,经 9 次治疗后皮损基本痊愈。

基底细胞癌(BCC

PDT在欧盟国家被广泛应用于表浅型 BCC 治疗,而在美国为非适应证。其中,对于深度 <1 mm BCC PDT 治疗后 95%~100%完全治愈,1~2 mm 的为 82%~85%>2 mm 的约为 53%。对于结节型 BCC 深度>2 mm,因光敏剂渗透性差,单纯PDT效果不理想,需考虑联合治疗。

王教授采用梅花针叩刺联合 ALA-PDT,治疗 3 例结节型 BCC,经过约 3 次治疗可获得完全缓解,效果优于单纯 ALA-PDT 组。

乳房外 Paget 病(EMPD

除上述疾病外,ALA-PDT 可用于 EMPD。目前手术是 EMPD 的首选疗法,具有一定复发率(10%~34%),需进行广泛深切除。王教授课题组实践发现,ALA-PDT 可使 EMPD 面积缩小,皮损变平,联合手术治疗复发率较低。

总结

PDT 治疗皮肤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美容功效,PDT 联合其他疗法,有望为皮肤肿瘤患者提供精准化治疗,随着光敏剂、增敏剂的研发,以及新型光源的应用,PDT 的肿瘤适应证将不断扩大。

编辑: 费杨虹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